收费标准:
打字、语音、电话:300元/小时;
面询:300元/小时。
按疗程咨询:在线咨询一疗程1600元,6次咨询;
面询一疗程2000元,7次咨询。
高级私人心理顾问:10000元/年。
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讲座1000元/小时。
对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个人成长。
案例督导500元/小时。
企业员工心理救援,员工内训潜能开发,价格面议。
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的症状
刘兵
当一个家庭生病了,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呈现出来。而这个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最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比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时,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的成熟度,从而带来改变的契机。
家庭和社会系统一样,有自己存在、运行的规则和需求。家庭需要一对关系良好的父母,只有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运作正常,他们才能安心扶养孩子,孩子才有机会健康成长,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佳,家庭中的成员就会被迫做出不良的适应,利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这些即时、自动的防卫方式,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许多父母因孩子的行为念头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辅导之后,往往发现是他们的婚姻先有问题。她们进一步成长之后,了解到孩子的念头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和压力,也就是说,孩子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为家庭带来些帮助。而且,他们往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心理疾病长期积累会导致生理疾病;行为偏差如,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瘾、早恋、叛逆、自卑、自大、甚至精神分裂等永远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人的现象是因为家庭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而已。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四年级孩子的母亲向我求助,反映孩子一向成绩很好,近来却一上课就头痛,甚至无法坚持。见到孩子后,看到的是一个很老实的男孩子,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说话声音很小,极其小心翼翼。他说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爸爸妈妈生气,可是最近越是成绩最好的数学课,越是头痛的厉害。
经过了解,原来妈妈和爸爸相识很短就结婚了,婚后发现爸爸是个脾气暴燥爱着急的人,有时甚至动手打孩子和母亲。孩子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希望用听话来化解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努力表现成最优秀的孩子。但是当压力和负荷超过弱小的承受能力时,身体就报警了。
这样的孩子就是家庭中的“替罪羊”,通常是家庭问题的承受者。当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后,他们把足够的关心和关爱给到孩子后,孩子症状马上消失了,恢复了活泼,可爱。
孩子这么做是处于家庭动力而非个人选择。在健康的家庭中每个人都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范效应,如何做好男人,如何做好女人,如何做好丈夫和太太,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如何成为健康,有价值的人,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界线,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句话结束本文,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