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标准:
打字、语音、电话:300元/小时;
面询:300元/小时。
按疗程咨询:在线咨询一疗程1600元,6次咨询;
面询一疗程2000元,7次咨询。
高级私人心理顾问:10000元/年。
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讲座1000元/小时。
对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个人成长。
案例督导500元/小时。
企业员工心理救援,员工内训潜能开发,价格面议。
为何青春期孩子多叛逆?
刘 兵
我们可以做一个想象,一辆汽车,有发动机,有方向盘,有涡轮增压,但是没有刹车,没有保险杠,没有安全气囊。青春期的人类,跟这样一辆车没有太大区别。如果不曾愤怒,不曾叛逆,不曾发神经,简直不足以自称度过青春。这种状态的出现基本多在初二前后。
儿童以上,成人未满,身体快速增长,激素剧烈波动,性成熟得足以制造下一代,而大脑的“自制区”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善——。我们都曾经度过这样的时期,怀着“我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人理解我”、“是世界错了,不是我的错”的信念在世上横冲直撞,认为自己受过很深的伤并因此莫名悲愤,坚持做着被周围人视为白痴但自认为帅气的事情。
在人类演化史上,青春期与其说是必经环节,不如说是生产力发达导致学习期延长的奢侈品。在远古时期,一个人高马大的性成熟少年,已可被视为成人,出能战斗,建立社会地位;入能求偶,从事高危性行为。到了如今,这些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引来父母的惊骇反应——放肆,你还未成年呢!
然而,青春期的大脑爱冒险。成年大脑对“损失”更敏感。但对青春期来说,能打动他们的是“没准会有超出预期的收益”,此时的大脑中,“快乐中枢”腹侧纹状体有着较大面积的灰质,令青少年们对能带来奖励的多巴胺较为敏感。当收到奖励时,快乐中枢反应最大的年龄段是14至19岁。这或许能解释为何许多人从青春期开始沉迷于能激活多胺的的上瘾物——烟草、酒精、赌博、上网、游戏。
同时,青春期的大脑过度乐观。这时候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世界主角”,刀枪不入,气运所钟,风险只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哪怕自己喝醉、吸毒及无保护性行为,也不会有什么意外,他们会想,“一次而已,不会出事的”。在父母的眼中,这完全是没脑子的行为。
青春期的大脑还没完全学会“共情”。也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能力,人类从五岁开始逐渐学习,到三十左右才能完全掌握。那么青春期的大脑学会了什么呢?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会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父母期待青少年像成人一样负责,但青少年首先学会的是要求像成人一样得到平等自由的权力。通过推理,孩子能观察到父母的言行不一致,指出父母要求里的自相矛盾。父母痛苦地发现,“我说啥,你听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孩子天天“顶嘴”而且,满口“歪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有好变化出现。到了十八九的年龄,父母适当让出自主权后,这类冲突会减少。25%的男孩能够稳定而自信的度过动荡的青春期,他们和父母依然互相关怀,但减少单向依赖。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三点:一要亲近,让青少年安全依恋。二要给予心理自主,尊重隐私,允许部分决定自由。三要适当约束,出现争执时,用沟通协商来解决。
青少年爱父母,并非因为父母是完美无缺的人类,父母爱青少年,也不应该带有“你必须完美”的附加条件,而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接受青少年的本来模样。在发生冲突时,强制顺从或者回避争论都不是解决良策。最好的办法,是鼓励青少年表达自己意见,然后双方共同协调出应对策略。这需要父母拥有控制自我情绪以及找出多种方案的能力。身教胜于言传,这两项能力传递给孩子后,他们会拥有更高的自尊,更少的负面情绪,更高的问题解决能力,最终成长为身心健康的独立个体。考虑到这些,父母付出的全部努力,都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