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3463792879

收费标准:

打字、语音、电话:300元/小时;

面询:300元/小时。

按疗程咨询:在线咨询一疗程1600元,6次咨询;

面询一疗程2000元,7次咨询。

高级私人心理顾问:10000元/年。

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讲座1000元/小时。

对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个人成长。

案例督导500元/小时。

企业员工心理救援,员工内训潜能开发,价格面议。

首页>>新闻中心

职场心理调适探索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5/4   点击次数:1528

职场心理调适探索

工作环境是工薪阶层十分重要的一个人际关系的环境,很多工薪职员在适应此类人际关系时极易产生心理冲突,近而影响情绪。如何进行自我调整,使自我心理感受平衡,并且不会因此影响到环境中的他人。我们看下面的事例中,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如何习得自我心理平衡的方法?

办公室工作平时有五个人,主管领导批准了四个人的假。也就是说目前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在岗。明天就五一小长假了,大家心理的浮躁可想而知,以请假来应对纪委查岗和上班所带来的约束,的解是一种不错的办法。而我并没因为假期来临心理有什么不适,我十分的淡定,似乎放假对我没有冲击。上午,我依然如常工作。

十一点钟,办公电话响了,是通知拿文件的。由于办公室只有我和司机在岗,我想很可能这文件得让我去拿。碍于司机和主管领导的关系,办公室主任都不支使的司机,我更没有权力让他去拿文件。我于是跟主管领导说“机要有文,让现在去拿。”他说,“机要有文让去拿,你跟我说啊?”语气带出的是责备。这时我心里开始冒火,我知道自卫意识在启动,我说“办公室就我一个人——。”

按以往,我会交待其他科室同事帮忙盯会电话,我去把文件拿回来。但是以往的这种状况,让我意识到:“我在工作上的积极,被认为是办公室的所有工作都可以交给我,而不用问是否是我的分内工作,不用顾及我的感受,我就该完成。”也正是这些状况彻底颠覆了我“多干点,累不着”的认知。

这实际上是机关工作中的一个弊端:拈轻怕重,推卸责任,看得给干的提意见等。把本属于自己的职责的工作推给别人,觉得理所应当,而他不会承担或帮忙别人的职责内的工作。

也就是说,同一办公室内,工作有分工与合作,但是他们只认为我有义务做他们该做的工作,而多数时候不会意识到在我帮了他们后,他们也该帮忙我工作。当我不情愿做他不做的工作时,却被他们利用办公室“道德”裹挟成我应该做而不愿意做这些工作,似乎我不替他做他们的工作,我就是不道德的,不入流的。他们对人对已分用两种道德标准,以“老资格、干不了”等为噱头的借口,不但事实上带动了一种“自己的分内事可以不用负责”不良的小群体心理,同时对我的情绪造成困扰,引起心理冲突。虽然我早已过了“多干点,累不着”催眠术的年龄,但还是迫于这种压力“心甘情愿”做着不属于自己的工作,真感觉有一种“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说”的难受。此时,生气和不平衡充斥你的内心世界:“不仅多干了活,还产生了不良情绪;即使不影响情绪,自己与同事间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双向工作关系模式,却成了“我配合他而他不配合你”单向关系模式,这种模糊和侵犯别人边界的关系模式是失衡的。”在别人的攻击、自己防守不利的情况下,我在工作关系中的自我完整性就遭到了破坏,这给以后别人进一步踏入我的领域开了先河,让我觉得被动、不适。

意识到这点,我开始维修自己的界墙。但那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在心理上、人际关系上都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因为修复关系较新建关系付出的心力要大很多。就像翻建旧房子远比新建房子要难一样。我充分意识到做出改变的艰难,所以我必须坚持到关系的平衡,至少我自己不再感觉到失衡。逐渐的,我自己的边界筑好了,人际关系也恢复得比以前要好。我也知道,前述状况还会反复的,今天发生的事,让我感觉不舒服的,就是很好的证明。我的防御预警系统自动启动并发挥作用了。

结果是其他科室的一位同事自告奋勇去拿了文件,困局暂时被解开,但我心里的气愤还无处排解,我的失衡状态还没有修复。主管领导怪我小题大做,而我的心理是怨气冲天。在领导要求承担和自己认为不该承担之间,产生了差距,看似矛盾的焦点就是在这一差距上,双方的情绪也都聚焦在这一点上。实际上,承担工作,只是一种形式。因为过往太多的承担,积聚的不平衡,在此事上险被引发。这件事如果反过来,就是别一种效果,领导认为不该承担和自己要求承担。假如领导这样说“我知道了,但今天就你一个人了,你就走一趟吧!”依然是坚持的“责无旁贷”,让我无从挑剔其公正性。这样,即使不情愿,我也不是这样的心理了。所以我的领导把事做反了。

我坐在办公桌前,眼睛盯着电脑,心理难以平静,我在思索,要如何让我自己心理平衡点。若也跟别人一样请假,不但得不到批准,并且促使他认为我是闹情绪,给他脸色看,显得我太小气,得不偿失。不请假吧,我的付出,又得不到认可,似乎他还觉得心安理得。

中午快下班了,想到回家做饭、休息——,忽然,我有了一个主意:我不请假,但我可以晚会来。我晚来一个小时,一是我中午不用太赶,二是也会对他有所提示,三是领导对我的印象也不好做不良评定。想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舒展开了。

我拿着假条去找主管领导,他看到我请假一小时,无奈又似乎理解地说“下午这会儿可就没人了”,看他似乎有为难的意思,我担心目的达不到,赶紧说,“这会儿——没事吧,再说,就是晚来会儿(我利用他的侥幸心态来弱化他所认为事情的重要性)”。

他批了假条,我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心理的平衡得到了修复。我于是又说“我就是怕晚了,也兴许晚不了(对他批准休假的行为后果不确定性、不安全性,我进行了下抚慰,提升了下他的安全感)”。

下班了,我骑着自行车,感到额外的轻快,脑子里还在回放刚刚跟主管斗智斗勇的场景。我高兴得近乎得意,领导面前,尽管我居于从属地位,但我可以不总是被动了,甚至可以掌握主动了,我也可以在有领导重压下主动反击了,我的心理舒服了。我有了这个假条,心理感觉好就可以按时来,如果不舒服,至少可以晚到一小时,还有人替我挡着。此时的心情,简直是兴奋。

事实上,我只是争取了一点主动,做了一点自以为是的还击。我没有比别人少上班,只是这符合我对自己的期待——我比别人出勤多,但应该得到认可

在机关这个工作环境里,人们感受更多的是身不由已,早些时候我也是这样,但是现在我有这样的感悟:那就是在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中,你若能够取得主动,无论干活多少,都将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反过来,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让你在日常的工作关系中淡定、不纠结,在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中,更容易占据主动。这样的良性循环,使你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当然因为善于谋得主动,自己的成长也会越来越向好。


云岚


在线交流 
咨询电话
13463792879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