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标准:
打字、语音、电话:300元/小时;
面询:300元/小时。
按疗程咨询:在线咨询一疗程1600元,6次咨询;
面询一疗程2000元,7次咨询。
高级私人心理顾问:10000元/年。
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讲座1000元/小时。
对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个人成长。
案例督导500元/小时。
企业员工心理救援,员工内训潜能开发,价格面议。
拥抱内在的婴儿
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不仅是对妈妈身心的考验,也是对整个家庭的大考验,或许根本原因是,一个真正的婴儿,激发了所有成年人心中遗忘了的那个婴儿后,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体验。因遗忘了这些体验,不愿意面对这些体验,让我们无形中会追求一种可怕的东本——让这个新生命重复自己内在婴儿的那些体验。
譬如网上流传睡眠训练、哭声免疫、其实是焦虑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孩子的链接呼唤,睡眠训练让婴儿对得到抚慰感到绝望,只好自主睡眠,今后为人父母时也必然同样焦虑轮回。
一些女性朋友曾经聊起,在她月子期间的一些感受。她的情绪非常遭糕,身体还未恢复,晚上还要喂奶。整个晚上有至少四五次的喂奶时间,刚刚睡着又会被吵醒。特别困的时候,会有莫名的愤怒起来。
而且时而会冒出一些奇怪的念头。比如担心自己睡觉时候会不会突然压到孩子,给孩子喂姐时会不会让孩子窒息。还有很多其它在带孩子期间,种种可能出现的孩子被她伤害的联想,她意识上一再告诉自己不应该这么想,但总是忍不住。
她开始自我察觉,了解自己的内心,觉知自己。
某天,她突然有种特别的感觉。那些对孩子的念头,不是她真正想要的。但为什么会想得那么细致。那一刻,她感觉到,很可能,那是她妈妈当时对她的态度和想法。想到此时,她止不住的流下眼泪,她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是孩子时候的状态,是那么的可怜和悲惨。
她觉察到,那些情绪和念头是一种轮回,她体验到了妈妈生她之后的一些体验。是孩子的诞生激发了她过去的创伤体验。她开始让受伤的内在孩子和内在父母对话。当然,这个过程并不轻松,甚至痛苦。自身的创伤被激发出来,跟痛苦在一起,慢慢疗愈自己。当她再度拥抱受伤的内在孩子时,她的生命轨迹也发生了改变,终止命运的轮回。
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观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人的关系模式,而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自己、他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相处方式。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简单而形象的比喻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
内在关系模式在6岁前会基本建立,也就是说在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现实关系的已内化,构成我们的基本人格,影响我们的一生。由此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
总结一句话就是“关系就是一切,一切皆为关系”。
我们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重要他人、和我们的内心互为镜子。
我们在关系这面心灵的镜子中呈现自己,而抚养者是我们最初的镜子,它定义了你是谁,你是否有存在感,你是否有价值感。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妈妈看到了孩子,孩子从妈妈的“眼睛”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孩子若能从母亲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是如何受欢迎的,这是最大的礼物。
但如果孩子没有看见,或者偶尔才会被看见片刻,我们的存在感会是破碎的,甚至是不存在的。那我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的问题,譬如,太破碎、太僵硬、或狭窄、缺乏力量、缺乏组织力等。
当孩子的感受不被爸爸妈妈看到时,孩子为了维持关系,会围着妈妈的感觉转,自我就沦为一个空壳,成了假自我。
因为不被看见的孤独,太可怕了,对于孩子特别是婴儿来说,是最致使的伤害。所以我们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保护层,发展出各种策略切掉真实的感受。
比如,有的女性朋友总是在感情中怀疑对方不够爱自己,觉得关注度不够。又或者始终无法发展亲密关系,发现自己不能爱人或被爱。很可能是因为童年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完全没有信心。
而无法爱人或被人爱,正是因为“内在的小孩”对得到“内在父母”的爱的严重不自信,无法承受亲密关系的打击而发展出的心理保护,也会成为一种极端的铜墙铁壁,会非常孤独。
每一个重要的亲人,会内化到我们心灵深处,我们童年时与每一个亲人的关系模式,都可能会成为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们目前的现实中得以体现。
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就是内在关系之间的对话。
比如自爱,如果从内在的关系模式去看,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同样,以此类推,自信,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而自责就是“内在的父母”责怪“内在的小孩”。
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是无比重要的关系。经常会听到很多人会说,接受自己,爱自己。但是,如果你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冲突性很强的话,这是并不容易做到的。
比如,我们偶尔在生活上工作中都会出现小失误,尽管没有任何处罚或批评,有人却总是忍不住责怪自己,而有人则相信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并不断到更好的方法。
触碰真实的自己,特别是内心最深处的内在婴儿,可能很恐怖,可能很痛苦,但会让我们变得真实,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会有“小三”为什么萝莉爱大叔,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其实都在寻找一个有爱的能力的“妈妈”来爱自己。
心理健康的基础是有一个良好的母婴关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妈妈并不容易。但至少我们可以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去发现和改变你的内在模式。
刘兵